专题片《国家监察》近期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开播,就收获观众的广泛关注,并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该片全景展现了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勇气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探索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深切感受其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在内心更加认同国家监察制度,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国家监察制度管用、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一个基本依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党的监督实现了全覆盖,但是根据原行政监察法,行政监察对象的范围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一部分人既不是党员,也不是过去的行政监察对象,但行使的却是公权力,权力监督存在真空地带。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整合机构、完善职能、创新制度,把监督对象从党员、干部拓展到所有公职人员,有效解决了过去监察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国家监察》中,吉林工商学院原副院长张国志并非中共党员,也不是行政机关公务员,他觉得自己不是党员,纪委管不到自己头上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类似张国志这样身份的人不再是监督的盲区。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国家监察制度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有着强大的实践基础,同时也被实践证明,符合国情、有效管用、人民拥护,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创新的起点。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要解决对权力的监督问题,根本上要靠党自我革命、自我净化,不能靠西方所谓的政党轮替和三权分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自我监督的有效制度确立起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跳出历史周期率。”面对自我监督这个世界性难题、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国家监察制度作出顶层设计,推进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专题片中,秦光荣、王晓光等主动投案自首或者迅速落入法网,正是因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得反腐败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发现问题、惩治腐败更加精准有效。 科学理论形成与完善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在探索和回答问题中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答好“窑洞之问”,有没有能力解决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这不仅是现实的重大挑战,也需要在理论上作出回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深化改革、强化治理,推动执政能力整体提升,以党的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成功实践背后是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并且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国家监察》生动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汲取历史文化智慧,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创新探索。成功实践、强大治理效能的背后,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治理传统。 文化是制度之母,历史文化传统决定道路选择。从文化上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认为人可以通过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中国共产党将自省传统作为政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转化到勇于着力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政治坚守上,形成了一套深化自我革命的内生机制。从历史上看,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早在秦朝开始就确立了监察御史制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独立于行政权的监察体系,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 拥有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坚定走向未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汲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智慧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重大创制性制度安排。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赵林)(信息来源网站) |